桃   花   源   

 Peach Blossom Shangri-La 

 大家盡一點力來創造一個人間樂園 ∞ Let's all help to create a Shangri-La 

 

《春秋繁露》作者:

"董仲舒(前179年-前104年),廣川人,是西漢著名的經學家、思想家和政治家。他治學以公羊學為主,因此於景帝年間任為博士,於武帝時受賞識任江都相等職位。董仲舒整合了當時的陰陽五行學說、天命論等各類思想哲論,統一為漢代的天人關係的研究,也借他在西漢政治體制內的參與推動了讖緯之學的發展。

早年用功讀書,「三年不窺園」,以研讀《公羊春秋》出名,與胡母生齊名,景帝時曾任公羊博士,武帝時任江都王劉非相和膠西王劉端相。漢武帝舉「賢良文學」之士,他對策建議「諸不在六藝之科、孔子之術者,皆絕其道,勿使並進。」,主張更化善治,「罷黜百家,表章六經」,「前德而後刑」,《漢書》中武帝未置可否,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,及至孝景,不任儒者的情況有很大的改善,使儒學成為中華文化的社會基礎,影響長達二千多年。

董仲舒的弟子很多,他講學的方法是「下帷講誦」,講課時用幕布圍起來,只教高才生,一般學生則由高才生去教,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沒見過董仲舒本人。他的弟子有出色的,褚大為梁相,嬴公為諫大夫,呂步舒為丞相長史。

董仲舒居家寫《災異之記》,當時遼東高廟發生了火災,主父偃把書上奏給了漢武帝。漢武帝讓學者討論,以為該書譏諷朝政。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當時也在場,他不知這是老師的作品,批評此書是「大愚!」結果,董仲舒被判死罪。後來被漢武帝赦免。被廢為中大夫。以後董仲舒再也不敢宣傳「陰陽災異」了,晚年「居家以修學著書為事」。

董仲舒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,建議以「弱枝」或「小末」的方式嚴禁王侯大臣擅權,並雜以陰陽五行說,提出天人感應、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,把神權、君權、父權、夫權貫串在一起,形成帝制神學體系,流行於漢代的讖緯都是繼承了董仲舒的感應、災異之說。董仲舒還把《公羊春秋》用於司法上,提出「《公羊》治獄」,即《公羊董仲舒治獄》,是漢代酷吏產生的基礎。此外董仲舒還提出限田、減少稅收和徭役。

董仲舒去世後據傳葬於西安和平門內下馬陵。

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、詞賦傳世,但是今日除了《天人三策》、《士不遇賦》之外大多散佚。《隋書·經籍志》所著錄《春秋繁露》據說是董仲舒作品,這個說法暫時為學界所接受;由於該書內容雜蕪不純,無法完全證實是董氏之主張。宋代程大昌《演繁露》與近代仍有一派學者認為《春秋繁露》是偽書。"

             (維基百科摘抄)

 

      春秋繁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