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《孟子》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,完成於戰國時代中後期,屬於《十三經》之一。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,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,其弟子萬章、公孫丑等人參與;趙岐、朱熹、焦循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;韓愈、蘇轍、晁公武等人認為是其弟子萬章、公孫丑等人追記,但目前學術界較採用司馬遷等人的說法。該書詳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、言論和事跡。注本主要有東漢趙岐《孟子章句》、南宋朱熹《孟子集注》、清焦循的《孟子正義》等。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。
《孟子》一書的地位一開始並沒有很高,《漢書·藝文志》僅僅把《孟子》放在諸子略中,視為子書。漢文帝把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、《孟子》、《爾雅》各置博士,叫做「傳記博士」。
到五代十國後蜀時,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,盡依太和舊本,歷時八年才刻成。其中包括了《孟子》,這可能是《孟子》列入經書之始。
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。到南宋孝宗時,朱熹將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合在一起稱「四書」,以孟子為孔子道統傳人,並成為「十三經」之一,《孟子》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。在明清時四書被列為公家科舉取士的教科書,《孟子》也成了讀書人必讀之書。明朝洪武年間,明太祖朱元璋由於不滿《孟子》一書中民貴君輕等輕視君權的內容,下令對該書進行刪節,並要求科舉考試不得涉及被刪內容。"
(維基百科摘抄)
"趙岐(108年-201年),字邠卿,京兆長陵人,是東漢知名的經學家,有才藝,為人疾惡如仇,深恨外戚與宦官,志在報效國家,有不可動搖之節,即使年近九十亦為匡扶漢室而奔波。以注解《孟子》一書成名當代。
趙岐字邠卿,京兆長陵人。初名嘉,生於御史臺,因字臺卿,後避難,故自改名字,示不忘本土。
他曾經著有《孟子章句》、《孟子精解》(孟子註疏),並且鑑別《性善》、《辨文》、《說孝經》、《為政》皆是後來的學者偽託造作,後來此四篇慢慢亡佚。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評價趙岐的注本是“開闢荒蕪,俾後來得循途而深造,其功要不可泯也”。他在書前的總序《孟子題辭》中聲稱“直而不倨,曲而不屈,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,”這是“亞聖”一詞最早的出現之處。"
"孫奭(962年-1033年),字宗古,宋代經學家。北宋博州博平(今山東茌平)人,後遷居須城(今山東東平)。
幼年師從王徹,學習五經。王徹死後,其門人數百。孫奭精通經術,有問經的人,都為他們解析微旨,眾人驚服,年輕時在家鄉講授諸經。端拱二年(989年)九經及第,授莒縣(今山東莒縣)主簿,升遷為大理評事、國子監直講。宋太宗親臨國子監,召孫奭講《尚書·說命》,講到「事不師古,以克永世,匪說攸聞」時,引經諷勸。太宗褒賞,賜五品服。宋真宗時任諸王府侍讀,再擢拔為工部郎中、龍圖閣待制。貶至河陽知縣。孫奭生性方直,守道自處。據事理,陳己見,深得皇帝器重,也為時人所敬佩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皇上將迎「天書」,奭對曰:「臣愚,所聞『天何言哉』,豈有書也?」多次勸阻真宗祀汾陰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判國子監。大中祥符六年(1013年)真宗欲祀太清宮,孫奭又上疏反對,指出明皇之跡不可效,並作《解疑論》。孫奭繼承了「夫民,神之主也」的重民輕神的傳統,對「勞民事神」的迷信活動進行批判,並建議「抑損虛華,斥遠邪佞,罷興土木」。於是出知密州。二年後,遷左諫議大夫。後任給事中。天禧年間,朱能獻《乾祐天書》,他復上書力斥其妄。宋仁宗即位,擇名儒為侍讀,命孫奭擔任翰林侍講學士,每講至君昏國亡之事,必反覆規諷。參與修《真宗實錄》。孫奭奉敕與邢昺等校定諸經正義,考正《尚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、《莊子》、《爾雅》等書的謬誤,用以補充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的不足。天聖四年(1026年)宋仁宗命孫奭等人詳校唐代律疏,天聖七年(1029年)校畢刊行。孫奭等曾撰《律音義》一卷與律文並行。知審官院,判國子監。丁父憂起復以後,累遷兵部侍郎兼龍圖閣學士。後改禮部尚書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明道二年(1033年)六月卒於家,得年七十二。有《賡載集》,已佚。有子孫瑜。
曾在宮中講學二十餘年,奉敕校定趙岐《孟子注》。今本《孟子正義》即孫奭所著。朱熹《朱子語錄》則謂邵武士人假託,非奭所注。《四庫全書總目題要》從之,後收入《十三經註疏》,是諸註疏最劣的一種。平生著作有《經典征言》五十卷、《崇祀錄》、《樂記圖》、《五經節解》、《五服制度》、《解疑論》、《真宗實錄》。另著《孟子音義》、《爾雅釋文》等書。 對法律有所研究,著有《律文音義》1卷,《律令釋文》1卷。《孟子正義》十四卷、《律文音義》一卷,今存。《爾雅釋文》一卷,佚。"
(維基百科摘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