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《因明入正理論》,作者是陳那的學生商羯羅主,佛教因明學的重要著作,是一部較為全面的思考方法教材。
梵本原名《入正理論》,「因明」二字是玄奘漢譯時加上去的,以說明此書是屬於因明學的作品。「正理」是指正確的道理,相當於現代的邏輯學論證。「入」有兩個意思,一方面是指了解正理這門學問的方法,另一方面則是用以理解陳那《因明正理門論》的入門讀物。
玄奘譯出此書時,題作商羯羅主菩薩造。相傳他是陳那的學生,生平不詳,只有此書傳世。
藏譯本認為此書是陳那所寫,這是西藏學者一開始誤以為此書是陳那所作的《理門論》,所以將它的作者歸於陳那。"
(維基百科摘抄)
《因明入正理論講解》作者簡介:
"呂澂(1896年1月10日-1989年7月8日),譜名鍾渭,原名渭,字秋逸,又作秋一、秋子、鶖子,男,江蘇丹陽人,中國佛學家,與其師歐陽漸共同創辦支那內學院,復興了唯識學。其兄為畫家呂鳳子,與語言學家呂叔湘同族。
呂澂精於英、日、梵、藏、巴利文等語言,長於佛教文獻比對與義理探討。呂澂對印度佛學及藏傳佛學有深入的造詣,在佛學研究方面上與印順法師齊名。
少年時的呂澂,就讀江蘇鎮江縣立中學,畢業後進常州高等實業學校農科,並考入江蘇南京民國大學經濟系。1914年,至金陵刻經處,隨歐陽漸居士研讀佛學。
1915年,赴日本修讀美學,次年歸國,受劉海粟之邀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之教務部教務長。是時21歲,已撰有「美學淺說」、「現代美學思潮」、「美學概論」等著作。
1918年,協助歐陽漸創辦支那內學院。1922年,支那內學院於南京正式創立,呂澂長駐此院,進行佛學研究。1924年支那內學院創辦《內學》年刊,呂澂曾在此發表多篇著作。1937年,因抗日戰爭,支那內學院遷至四川。1943年,歐陽漸病故,由呂澂接任院長與教務主任,繼續在四川教學研究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,學院於1952年停辦,之後成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。
後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屆委員,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,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。
1966年,71歲的呂澂因文革避居江蘇故居,後再遷於北京清華園,直至1989年7月逝世,雖然身體康健,但為避禍,此段時期沒有新作品問世。"
(維基百科摘抄)
因明入正理論講義 (呂澂) (電腦檔案大約 15 MB)